移动电话:158-7555-9030
公司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新田社区广深路福永段109号景灏大厦1218
Email:245758944@qq.com 18898598282@163.com
邮编:518103
公司网址:www.sahaba-serv.com
QQ:
松下贴片机MV2VB、松下贴片机MSR维护机械部分(一)
一 机械部分
松下贴片机MV2VB、松下贴片机MSR维护机械部分(一)
1、更换X Y 轴伺服马达 ( 其它电机类同, 更换电机后参数需要修整一下 )
1.1、如要更換的電機是一個工作不穩定,但可運行的電機,先在Table上做一個Mark點,並記下座標值。
1.2、切断电源后, 取下电机与轴连结处的盖子,取下X/Y轴电机。
1.3、装上新电机, 锁紧电机固定螺丝, 接上电源线 Encoder线。
1.4、轻轻锁住电机与轴的连结螺母。
1.5、将Table X/Y方向手动移到原点位置,X/Y轴的原点感应片与原点Sensor重合。
1.6、打开电源, 回原点。
1.7、进入NC AXIS JOG CHECK将Table移到Mark點坐标位置,如下值。
|
M |
XL |
X Axis |
160 |
220 |
Y Axis |
-365 |
-505 |
表 1
* 具体值可用Machine Data/Org offset, 以上值仅为一例。
1.8、松掉电机与轴的连结螺母, 用手推动Table 将Mark的中心位置与Monitor上的中心对齐。( *好將每台機的X Y Org offset值設為定位PIN的中心值,這樣做即能統一所有設備的程序原點,在老機種換線時不能再調整NC程序offset值,又方便以後X Y Table 的各項調整工作 )
1.9、重新锁紧电机与轴的连结螺母, 盖上盖子。
1.10、其它伺服电机的更换类同,主要是将电机的原点轴上原点要调得重合,但Machine Data/Org offset值要作小的改动。
1.11、步进电机的更换较为简单,电机自身没有原点,更换后机器参数也需进行调整。
2、更换切刀 ( 切刀有几种型号,如只更换固定侧或可动侧中某一部分,注意选用切刀型号与原来的要一致 )
松下贴片机MV2VB、松下贴片机MSR维护机械部分(一)
2.1、 更换相同型号的切刀
2.1.1、回原点 把Feeder carriage移到等待位置, 将“HEAD SERVO”打到OFF。
2.1.2、用手动柄将头转到CT25°; 关气。 ( MSR: 转到CT42°)
* CT25°一般停不住, 如一人更换切刀, 可在CT28°停住。
2.1.3、松掉固定块与调整块的螺丝, 可先取下固定侧切刀,再取下移动侧切刀。
2.1.4、重新安装切刀后, 旋转切刀左边的调整螺丝, 用手上下移动切刀, 使其正好能切断纸片(一般的书用纸), 但不能太紧;且切刀重合*短處約為1mm。
2.1.5、锁紧固定块与调整块的螺丝。
2.1.6、用手动柄将头部转回原点、打开气源 ; 重回原点。
2.2、更换不同型号的切刀
2.2.1、按以上方法更换切刀。
2.2.2、先检查切刀在张开状态, 料带进入宽度是否合适。
2.2.3、用手上下移动切刀, 检查切刀运行轨迹是否合适。
2.2.4、调整切刀推动连杆长, 满足2 、3项的条件。
2.2.5、调整连杆长度后, 切刀Stop PIN要作相应调整, 保持O.5-1mm的距离。
2.2.6、再按以上方法调整上下切刀的配合。
3、贴片头的介绍
3.1、下头
3.1.1、回原点, 取下废弃组件盒将“HEAD SERVO”打到OFF, 取下Nozzle。
3.1.2、用手动柄将头转到7号与 8号位置之间。
3.1.3、用一面镜子放在头的下面平台上。 ( 方便找螺丝 )
3.1.4、用M5的梯形内六角扳手松掉固定螺丝, 取下头的固定块。
3.1.5、一手用扳手向上顶贴片头的滑块, 一支手紧握住头可慢慢取出。
3.1.6、用尖嘴钳压住气管接口, 拔出气管, 贴片头取下。
* **个贴片头的气管较难取出, 注意不要把里侧气管连接头拔松。
* 用於鬆螺絲的梯形扳手一定要選用好的工具,注意旋轉方向。
3.2、装头
3.2.1、在八号位置开始安装贴片头。
3.2.2、将贴片头接上气管。
3.2.3、贴片头滑块的定位孔对准头的安装定位销, 将滑块下压固定。
3.2.4、用M5的梯形内六角扳手装上头的固定块,緊螺絲時將兩個螺絲一起鎖緊。
3.2.5、全部贴片头安装完后, 安装好Nozzle 进行Nozzle中心校正。
* 锁紧固定块的两个内六角螺丝扭力要求 Torque : 90kgf
* 如没有仪器检测,上螺丝时要听到两下响声,表示已上紧了。
3.2.6、准备物料。 (物料多于288PCS MV2F 2125型物料; MV2V 1608/2125型物料)
3.2.7、重新检测组件取料高度/组件安装高度参数。
3.2.8、准备一片松下SMT设备校正标准板(1.6mm厚), 用黑色胶布反贴在板上。
3.2.9、按提示进行 Head Position Offset校正。
* Head Position Offset的值正常情况下应小于正负0.1mm。如大于0.1应考虑更换贴片头或校正头的定位销。
* 裝頭前先必須檢查把氣管裝好,氣管的順序不要裝錯
1 Vacuum
2 θ1
3 Line Sensor
4 Component camera
6 θ2
7 Mount
9 Component discharge
10 Nozzle select
11 Nozzle Select confirmation
12 θ3
5、8 Not user
4、更换贴片头内轴 ( Nozzle inner shaft removal jig 1042745006 /1042745014 )
4.1、回原点, 将“HEAD SERVO”打到OFF 取下Nozzle。
4.2、将需要取下内轴的头转到8号位置。
4.3、松掉内轴顶部镙丝。
4.4、用内轴拆除治具放在内轴顶部并下压内轴弹簧。
4.5、用尖嘴钳取出内轴销钉。
4.6、取出内轴的弹簧。
4.7、从内头的底部稍微用力即可取出内轴。
4.8、反顺序可安装内轴。
l 注意销钉插入的方向
松下贴片机MV2VB、松下贴片机MSR维护机械部分(一)
5、贴装高度的调整
5.1、选一片松下标准的PCB板( 1.6mm厚 )定位在Table中, 并加好顶针。
5.2、安装新的MA Nozzle, 并检测Nozzle, 记下Line Sensor检测Nozzle的高度。
5.3、做一Test程序, NC程序在PCB板中间随意取一点坐标, ARRAY程序可选用一种常用物料, 并按ARRAY程式装好物料,如2125R。
5.4、选择此程序为生产程序, 单步生产完成此组件的贴装 ,记下Line Sensor检测组件的厚度, 如厚度为 0.55mm。
5.5、将Feeder carriage移到等待位置。
5.6 、切换到手动状态,将手动柄反转到CT270°(MSR方法相同,CT276°),量取PCB与Nozzle之间的间隙,间隙值应为组件厚度下压0.2-0.3mm,测量间隙应为0.25-0.35mm ( M型Table下壓0.2mm,XL型Table下壓0.3mm )
5.7、如间隙不为0.35mm,则原始贴装高度参数, Machine Data/Placement Height有误. 如为0.45mm, 则将原数据加上0.1mm; 如为0.2mm, 则将原始数据减小0.15mm。
5.8、再按此方法重新检测一次。
* 特別注意,MSR沒有MT軸,它的安裝高度由XY T軸決定,此調整方向與MV2F/V相反
6、取料高度的调整 ( K型Cassette 治具29mm厚、 Q型39mm 厚,MSR 31mm厚 )
6.1、同上方法做一Test程序, ARRAY程序设为紙带物料(如2125C P0.8)在一号仓, 如有治具, 按下面步骤进行。 安装治具 ( K型Cassette Z axis jig 1998110002 )
6.2、先检测一下此物料的实际厚度,如实际厚度为0.8mm。
6.3、选择此程序为生产程序, 单步生产完成此组件的取料动作后停止。
6.4、切换到手动状态, 将手动柄反转到CT250°(MSR方法相同,治具不同,CT243°), 打开舱门, Nozzle与治具平台的间隙应为0.7mm(0.8mm-0.1mmm), 如数据不对, 则原始取料高度参数Machine Data/Pick Up Height有误. 如为0.45mm 则将原数据减小0.25mm; 如为0.8mm, 则将原始数据加大0.1mm。
6.5、如没有冶具, 可将一好Cassette下掉压料盖, 安装在一号仓, ARRAY程序改为1608C
(纸带包装), 同上方法测量Nozzle与Cassette双沿之间的间隙 (1608C组件厚0.8mm 取料时Nozzle下压0.05-0.1mm), 它们间的间隙同样应为0.7mm. 如数据不对, 调整方法同上。膠帶包裝的測試數據不一樣,不管料的厚度是多少,間隙測試值都應為-0.1左右。
6.6、MSR的調整方法相同,但在轉頭之前,先將手動操作枘上的”Enable”、”PICKUP STOPPER”打到OFF,”NOZZLE RETURN STOPPER”打到ON的位置。
l 用第五项调整时注意安全,此方法仅供参考。
l 鬆下的維護手冊要求取料時,NOZZLE應與料正好接觸,是上調0-0.1mm,而我個人認為由於物料的厚度存在誤差,且供料平台不可能完全平整,故應下壓0.05-0.1mm
松下贴片机MV2VB、松下贴片机MSR维护机械部分(一)
7、FEED Height 的调整 ( k Cassette ) ( Z axis adjustment jig 1998110002)
7.1、MV2F/V K Type:将手动柄转到CT270°的位置。
7.2、清洁供料仓Base Plate, 将29mm厚的治具平台安装在上面。
7.3、如为M Size 单Feeder,将86.5mm厚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,调整Feed Roller的高度, 及 Feed Roller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:115.5mm。
如为XL Size 双Feeder, 将76.5mm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, 调整Feed Roller的高度, 及 Feed Roller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:105.5mm。
7.4、MV2F/V Q Type:機器回原點,在1、2號倉裝一新Feeder.
7.5、將Feeder 移到取料位置,Feed Roller與Feed Gap之間的距離為0.5+_0.1mm.
7.6、MSR:將機器回原點,在1、2號倉裝一新Feeder.
7.7、將”FEED LOCK”打到OFF,将手动柄转到CT125°的位置.
7.8、將Feeder 移到取料位置,Feed Roller與Feed Gap之間的距離為0.5+_0.1mm.
* 这个位置的数据如有问题,很容易打断Nozzle。
* MV2F/MV2V Cassette 分为 K/Q型 双/单 Feeder
松下贴片机MV2VB、松下贴片机MSR维护机械部分(一)8、Thrust-up and Peeling Height 的调整 ( K Cassette )
8.1、将手动柄转到CT265°的位置。
8.2、清洁供料仓Base Plate, 将29mm厚的治具平台安装在上面(1998110002)。
8.3、如为M Size, 将56.3mm厚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, 调整Thrust-up block gauge的高度, 及Thrust-up block gauge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85.3+0.1mm。
如为XL Size, 将46.3mm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, 调整Thrust-up block gauge的高度, 及Thrust-up block gauge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75.3+0.1mm。
8.4、如为M Size, 将55mm厚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, 调整Peel block。
gauge的高度, 及Peel block gauge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84.0+0.1mm。
如为XL Size, 将45mm的治具放在平台上面, 调整Peel block gauge的高度, 及Peel block gauge与Z Axis Base Plate的距离为74.0+0.1mm。
* 此部分內容本人未動手調整過,僅供參考
松下贴片机MV2VB、松下贴片机MSR维护机械部分(一)
9、Line Sensor 高度的检查
9.1、安装一支新MA Nozzle在一号头上, 将一号头转到3号位置 CT145°。(MSR方法相同,为No.1 Nozzle,CT178°)。
9.2、将Line Sensor切换到手动”MANU-DiP.s””MEASURE”位置, 检测位置 Line Sensor显示的值应为2.75mm/K type(Q type:3.35mm)。 (MSR的值也应为2.75mm)
9.3、如偏差超过0.25mm 松掉两个M5的固定螺丝, 调整Line Sensor的高度到显示值显示为2.75mm。
9.4、在調整過程中,為了保証其安裝角度不變,調整好高度後,要進行角度確認,可用一白紙放在Nozzle頭部,白紙上應有一光點與Nozzle頭部完全重合。
9.5、如偏差小于0.25mm 将測量值重新输入到机器中, 进入服务菜单 Machine Parameter Setting 處更新参数。如果數據偏差比較大,也可以將實際值更新機器參數,但會影響到機器的安裝的范圍。
如果不能使用要将MMI卡SW1第六位打到OFF位
Panasonic
POWER
MODE AUTO DIFFER MANU-DiP.S ORG O.ADJ MEASURE |
DIFFER OFFSET ORG SENSOR MEASURE LIGNT |
2. 75 |
10、Component Recognition Unit 检测
10.1、机器回原点, 安装一支新SS型Nozzle 到一号头上。
10.2、用手动柄将此头转到4号位置(认识位置)CT270°。
10.3、Camera glass与 SS nozzle below的距离为13+-0.1mm。
10.4、如距离不符合要求, 用梯形扳手松掉固定相机的四颗M5螺丝重新调整。
10.5、如數據相差較大,應對CT軸時行調整。
10.6、如重新调整过Part Camera Unit , 重新进行Nozzle中心校正后。
Recog Basic Data/Part Camera Offset会自动修正。
10.7、重新進行Head Position Offset校証。
Recog Basic Data/PCB Camera Offset 會重新被补偿。
注: PCB Camera Offset(参考值): X 0
Y -60
实际值与参考值的偏差不应超过正负0.5mm, 如相差太远,应重新调整一下相机的安装位置
松下贴片机MV2VB、松下贴片机MSR维护机械部分(一)
11、Nozzle No. DET Sensor 的检查与调整 ( MSR类同,但有6个嘴 )
11.1、 检查
11.1.1、耗料盒旁边有三个 P916C-S1720的Sensor,感应器后接922MⅡ放大器。
11.1.2、三个Sensor组成三位二进制编码, 在CT0°时, ON为1 OFF为0
11.1.3、光??榈男藕诺瞥ち帘硎居行?span>, 闪动表示无效。
11.1.4、每个贴片头外壳根据五个吸嘴可分五等份,每部分感应缺口的宽度与形状不同。
Sensor3 |
Sensor2 |
Sensor1 |
Nozzle No. |
0 |
0 |
1 |
1 |
0 |
1 |
0 |
2 |
0 |
1 |
1 |
3 |
1 |
0 |
0 |
4 |
1 |
0 |
1 |
5 |
表 3
计算公式:
Sensor3*22+Sensor2*21+Sensor1*20=Nozzle No.
11.2、调整/设置
11.2.1、MV2F/V 将手动柄转到CT0°。
11.2.2、光??榈男藕诺瞥ち帘硎居行?span>, 闪动表示无效。
* 具体设置方法第22页Sensor Amplifier (922)的调整有详细介绍
11.2.3、Sensor头部距贴装头的距离。
MV2F 1.0-2.0mm MV2V 1.0-1.2mm
11.2.4、MSR将手动柄转到CT250°,Sensor头部距贴装头的距离1.0+_0.1mm
松下贴片机MV2VB、松下贴片机MSR维护机械部分(一)
12、Head Number Detect Sensor 检测 ( MSR类同,但为16个头 )
12.1、旋转头右上侧有四个 P923A的检测Sensor。 ( MSR Sensor型號不同 )
12.2、四个Sensor组成四位二进制编码, 在CT0°时, ON为 1 OFF为 0。
12.3、主轴边根据12个头分成12等份,每部分的感应片的宽度与形状不同。
Sensor4 |
Sensor3 |
Sensor2 |
Sensor1 |
Head No. |
0 |
0 |
0 |
1 |
1 |
0 |
0 |
1 |
0 |
2 |
0 |
0 |
1 |
1 |
3 |
0 |
1 |
0 |
0 |
4 |
0 |
1 |
0 |
1 |
5 |
0 |
1 |
1 |
0 |
6 |
0 |
1 |
1 |
1 |
7 |
1 |
0 |
0 |
0 |
8 |
1 |
0 |
0 |
1 |
9 |
1 |
0 |
1 |
0 |
10 |
1 |
0 |
1 |
1 |
11 |
1 |
1 |
0 |
0 |
12 |
表 2
计算公式:
Sensor4*23+Sensor3*22+Sensor2*21+Sensor1*20=Head No.
* 一号贴片头连接气管颜色有区别。
* 主轴的底部平面有贴片头号码的编号。
* 由一输入光??榱铀母龈杏ζ?。
* 判断那个感应器是否有问题应参照此表, 如某位感应器为‘1’的所有头都有问题, 那很有可能是此感应器出了故障或连接线断了。
13、Nozzle Select CHK DET Sensor 的检测
13.1、设置方法与贴装头的距离同上。
13.2、CHK DET1 将手动柄转到CT0°进行设置与调整。
13.3、CHK DET2 将手动柄转到CT64°进行设置与调整。
14、Θ Origin DET Sensor 的检测
14.1、MV2F/V设置方法与贴装头的距离同上。
14.2、将手动柄转到CT0°进行设置与调整。
14.3、MSR: Nozzle Origin Sensor 上面有兩個檢測Sensor稱A型,下面有一個稱B
A型:CT0°時,Sensor头部距贴装头的距离1.5+_0.1mm
B型:CT0°時,Sensor头部距贴装头的距离1.0+_0.1mm
15、VS MS DS Lever压片的调整
15.1、手动状态下, 各轴回原点。
15.2、將手动柄转到CT0°, 机械气阀轮子转至VS轴(MS/DS)Lever压片正上/下方。
15.3、压片与机械气阀的轮子的间隙为。
MV2F 0.8-1.0mm MV2V 1.0-1.2mm
15.4、MSR:CT276°M.B.L與頭的間隙2.7+-0.1mm,CT300°D.B.L間隙3.0+-0.1mm
CT180°V.L與頭的間隙7.7+-0.1mm、與蝶型閥的間隙為0.9+-0.1mm
16、Loose cassette shutter detection switch與Sensor的调整
16.1、回原点后, 关掉 SERVO MOTOR。
16.2、安装一个Cassette在Feeder carriage上, 手动将Cassette移到检测开关下面。
16.3、测量弹簧与Cassette Shutter的间隙。
K type cassette 间隙:1.5—2.0mm
Q type cassette 间隙:2.0—2.5mm
16.4、k/Q type sensor: 用三個Feeder分別放在兩邊和中間進行調整,Q type的Sensor中心位置X:與取料位置相距225-225.5mm,Y:與供料倉平台相距20mm
17、Loose Cassette Shutter Detection Sensor 的調整
17.1、K type:需用治具進行調整
17.2、Q type:此Sensor為激光感應,有紅光;
17.3、它光度的位置X:與供料倉前板後外沿相距150.5mm,Y:與供料倉平台相距40.6mm
17.4、調整它的位置時必須同時調整發射與接受位置。
18、Vacuum/Mount/Component discharge 真空检测
Vacuum pressure :-500--- -700mmHg (MV2*)
Vacuum pressure :-500--- -800mmHg (MSR)
* 无气阀调整, 如真空不足, 可清洁气路、清洗吸取机械阀、检测真空电机。
Mount pressure :30---60mmHg
Component discharge pressure :80---110mmHg (MV2* MSR)
* 1MMHg*0.135=1Kpa
19、Nozzle Select Unit 的调整
18.1、机器回原点。
19.2、用手动柄将头转到CT270°。
19.3、头部的The nozzle select lever与The nozzle unit gear之间的距离为0.4-0.6mm。
19.4、如距离不对, 松掉NS轴上Cam follower的螺丝, 调整距离。
19.5、如The nozzle select gear 与The nozzle unit gear吻合不好, 松掉The nozzle select gear的固定螺丝, 调整配合。
19.6 、The nozzle select gear 与The nozzle unit gear吻合后, Backlash :0.1-0.2mm。 如不在范围内, 可调整NS轴连杆长度。
* 更换NS轴电机后, 应先调整The nozzle select gear与The nozzle unit gear之间的配合。
l The nozzle select gear NS轴上的齿轮
l The nozzle unit gear 贴片头单元上的齿轮
19.7、MSR Nozzle Up/Down:在13號位置,CT160°回復片與吸嘴的間隙4.0+-0.1mm
在15號位置,CT190°下降輪子與吸嘴固定塊的間隙1.5+-0.1mm
20、Stopper shutter與Stopper push-up的調整
20.1、回原點後,按下<Shutter Open/Close Lock>,此部分的Cam Follower與Cam之間的距離為0.01—0.02mm
20.2、回原點後,按下<Push-up Lock>,此部分的Cam Follower與Cam之間的距離為0.01—0.02mm
21、VT 连杆的检查与调整
21.1、续拆除两个以上的贴片头。
21.2、把除下了贴片头的空当移到1号位置。(取料位置)
21.3、手动柄转到CT60°, 检查VT轴下滑块与头的滑轨是否顺滑,进行层差检查。
21.4、如滑块偏上或偏下, 则调整A连杆长度或检查其部件是否损坏, 如调整好长度手动转动头一圈后, 又出现偏差, 则很有可能为1或2号换向节损坏。
21.5、用百分表打在滑块下, 除掉VT轴马达的电源线, 手动转动VT轴皮带, 百分表的
跳动应在0.03—0.05mm之间, 并检查皮带的松紧度。
21.6、如跳动超差, 则调整B连杆长度或检查其部件是否损坏, 如调整好长度手动转动头一圈后, 又出现跳动超差, 则很可能为3号换向节或C部分损坏。
21.7、检查、调整完后重新安装贴片头。
21.8、重新检测组件取料高度参数, 并进行头的Offset值测定。
|
图 5 VT MT 连杆草图
l C部分简化了实际图形
l A连杆调整长度时 调整1号换向节
l B连杆调整长度时 调整3号换向节
22、MT 连杆的检查与调整
22.1、连续拆除两个以上的贴片头。
22.2、把除下了贴片头的空当移到7号位置。(贴装位置)
22.3、将手动柄转到CT110°, 检查MT轴下滑块与头的滑轨是否顺滑,进行层差检查。
22.4、如滑块偏上或偏下, 则调整A连杆长度或检查其部件是否损坏, 如调整好长度手动转动头一圈后, 又出现偏差, 则很有可能为1或2号换向节损坏。
22.5、用百分表打在滑块下, 除掉MT轴马达的电源线, 手动转动MT轴皮带, 百分表的跳动应在0.03—0.05mm之间, 并检测皮带的松紧度。
22.6、如跳动超差, 则调整B连杆长度或检查其部件是否损坏, 如调整好长度手动转动头一圈后, 又出现跳动超差, 则很可能为3号换向节或C部分损坏。
22.7、检查、调整完后重新安装贴片头。
22.8、重新检测组件安装高度参数, 并进行头的Offset值测定。
* VT、MT連桿上的換向節與軸承磨損是MV2F/V的*大通病,建議對超過五的設備做定期更換,將能很好的改善安裝品質與控制拋料
23、Halogen Lamp角度的检查
23.1、安装一支新MA Nozzle 在某贴片头上。
23.2、转动手动柄, 将此贴片头转到4号位置, (认识位置)CT245°。
23.3、先用一个物体, 遮住外侧Halogen Lamp, 检查里侧的Halogen Lamp再用物体遮住里侧的Halogen Lamp, 检查外侧的Halogen Lamp。
23.4、照射高度一般高出Nozzle底部2—3mm。
23.5、如有偏光, 则调整Halogen Lamp的角度。
24、Part Camera 灰度的调整
24.1、取下一号头一号嘴的内轴, 安装上相机灰度测试的专用治具。
24.2、取下废弃料物料盒。
24.3、用手动柄将头转到4位置(认识位置) CT255°。
24.4、进入服务菜单, 相机认识栏(Recognition Service) 进行相机灰度检测。
24.5、选择 Small P.Camera 按提示进行检测。 正?;叶扔ξ?span> 50—60
24.6、选择 Large P.Camera 按提示进行检测。 正?;叶扔ξ?span> 55—65
24.7、如灰度不符合要求, 则在红色焦距部分对其进行调整。
* 一般的设备调整灰度前,建议先清洁镜头。
* MV2VB可以不再此处调整焦距,它镜头部分的发光灯亮度非常方便调节,通过发光灯的亮度调节,同样能达到控制灰度正常的目的。
* 為保証大、小相機的平行度,盡量不要調整任一相機的鏡頭,如相機有故障,可先更換上面的CCD,隻更換裡面的電路板。